走向深度学习的积极课堂

网站首页    走向深度学习的积极课堂

2018-03-08

三月,春雨霏霏;三月,春芽萌发。在充满希望的新学期,我们满怀热情,又踏上了“课堂转型”的探索之路。3月7日,南长街教育集团举行了“走向深度学习的积极课堂”研讨会。我们邀请了著名特级教师、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魏星,在南小阶梯教室进行“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的展示课,并作专题报告。来自集团内三所小学的语文教师和学科组长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魏主任执教的是苏教版《牛郎织女》一课,对民间故事的教学作了精彩演绎,为老师们示范如何实施“走向深度学习的思维课堂”。

首先,魏主任的课给我们展示了“如何选择教学内容”。面对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到底选择什么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体现教学核心价值,应该根据文本特质、学生学情具体制定。课堂教学内容应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领着学生走向思维深处。

我们看到,这堂课魏主任坚持“学生会的不教,学生知道的不教”,而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言语实践活动和表达能力训练”上,教学生怎么讲故事。课堂呈现出的是学生借助文本中的语言大胆地进行言语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课堂不断的生成和教学价值的体现,学生在课上走向“深度思维”,逐渐成长。

其次,魏主任很好地诠释了“怎么教”的问题。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别出心裁,告诉学生讲故事可以顺着讲、倒着讲、从激动人心之处讲,并以此展开言语活动。教学设计时寻找到故事中有思维挑战的部分,课堂有思维含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最后,魏主任的结课非常精彩,从《牛郎织女》这一篇课文走向中国民间故事。通过让学生读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的结尾,让学生寻找四个故事的相似或相同之处;不仅如此,魏主任对学生的种种阅读发现给予高度总结与提领,把零碎的点串成了几条线——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反对者和支持者的对立,反抗专制和向往自由的精神。他如此巧妙地把握这一类文章的结构,寻找到故事的“结构化”特性。我们看到了语文课堂的开放,真正体现“从一篇走向一类”的大语文观。

示范课后,魏老师为我们作了专题报告,对“深度学习”和“积极课堂”做了深入解读。

关于“深度学习”,魏主任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展开深入思考,并且进行语言表达活动;学生不能盲目思维,应该有根据地思维、有条理地思维、有深度地思维,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的思维“摆动”起来,“摆动的幅度”再大一些;学生的表达应该做到“以文解文、以心替心、以言传言”,课堂教学要以“读得懂、想得明、说得好、写得好”为目标。关于“积极课堂”,魏主任指出:“积极”应表现在积极的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思维、积极地表达。

魏主任的课堂教学和精彩讲座,为我们南长街教育集团推进“深度学习的积极课堂”打开了新的思路,为课堂转型提供了接地气的教学范例。本学期,南长街教育集团将按照“名师引领、学校磨课、集团展示”的步骤扎实推进“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的研究,真正促进每一位教师去深入思考语文教学的真谛,在“课堂转型”的道路上勇于探索,不断追寻师生共同成长的理想课堂!

集团老师现场短信点评:

课堂上,魏老师独辟蹊径,因学设导,设计了“《牛郎织女》这个故 事可以从哪里讲起”,“比对四大民间故事的结尾发现相同之处”这两个教学环节,无疑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无限兴趣,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深度,是语文教学创新的一次有益探索,更是课改理念的一场精彩呈现。

(芦庄 吕霞)

源自一个民间故事,发展于讲故事形式,在创编中步步升华,在四大民间故事的比对中走向高潮,又于课外的精读引领处缓缓落幕。找准一个点,一个盲点,沿此线索徐徐展开,将写法指导融于其中,将思维深度训练落于实处。这是“思维”与“深度”的完美结合,更是学法和写法的巧妙组合。

(芦庄 杨琪)

何谓“智慧课堂”?学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学习,有根据、有条理、有深度地思考,并通过表达使思维变得清晰而深刻。在魏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收获的不是一篇《牛郎织女》,而是“民间故事”类文本的解读方法。“授人以渔”即为“智慧课堂”。

(花园 王洁艳)

魏星老师的课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名师背后付出的努力。他的课堂没有丝毫“时髦”的元素,但实实在在。倾注于对学生阅读、想象、写作方法、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培养,一篇带一类,体现了对文本的深入学习。给我们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花园 顾黎英)

孩子会的不教,但重要的感悟类的已经通过学生的朗读交流和老师的点评无痕渗透;孩子需要学习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能力,思维方法,通过老师巧妙的讲故事版块设计和用心的引导设计开展得行云流水;相同体裁的拓展,又让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的张力,让孩子轻轻松松而又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特点。怎样教语文?魏老师的整堂课让我们看到了基于教师深度思维引导下的学生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的范本。

(南小 司静亚)

魏星老师的课没有丝丝入扣的环节设计,精妙煽情的过渡,却处处进行着语文能力的培养,在不断变换的复述环节中,学生学会了正序、倒序、插序;在赏析四大民间故事结尾时,学生明白了如何学习同一类型的文章,也让老师们深深感受到大语文观的重要性。我们的课堂将从改变“一点点”向“一点点改变”努力前行。

(南小 魏峰)

https://wxsncjx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24/10124102/images/4517263.jpeg
 

https://wxsncjx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24/10124102/images/4517264.jpeg
 

https://wxsncjx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24/10124102/images/4517265.jpeg
 

https://wxsncjx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24/10124102/images/4517266.jpeg
 

https://wxsncjx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24/10124102/images/4517267.jpeg

 

 

 

2018-03-08 22:04:00
来源:无锡市南长街集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