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第一课时?
在近期的语文集体教研活动中,四年级组刘茜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望月》第一课时教学展示,给听课老师带来很多的新的启发和思考。在诸校长、黄校长的指导下,我们再次直观地看到了课堂教学的突破与改革,真切感受到了基于学生需要、又高于学生起点的“深度学习”课堂。
刘老师执教的是《望月》的第一课时,她以生字词教学入手,帮助学生巩固文中易读错和不易理解的词语,符合高年级学生学习能力。紧接着,老师指导学生用小标题概括课文内容,学习概括这是高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但也是学生训练的重点。课堂中,通过师生的朗读、互动,学生准确概括出了小标题,这样的概括训练有梯度,语文技能教得实在,学生学得也扎实。后半节课中,刘老师紧扣住文眼"望月",以月为主线,引领学生欣赏江上之月,沉静在这安详幽美的月夜之景中,享受望月的情趣。品读月色之余,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试着学写自己珍藏在记忆中的美好月色。整堂教学内容饱满,围绕本节课的核心任务“学写月景”,层层铺垫,层层推进。
课后,浦校长、诸校长、教学骨干魏峰老师对本课给予了肯定,并进行了点评——
浦校长明确指出,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以教材为例,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诸校长指出,每一篇课文教学都有一定课时的划分。不管是展示课还是家常课中,第一课时的教学,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必须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段落,重锤敲击,从“完整”走向“充分”。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教得扎实,但并不等同于教的完整,要有所取舍。老师们要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选择重要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地学习,让学生学得透彻、学得深入。当学生走出课堂,语文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获得成长。
高年段教学经验丰富的魏峰老师也谈了一点改进意见:如果学生写作时的点评能紧扣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或能将这节课所学的语文技能真正掌握。
接下来,各备课组的老师将继续深入地学习、研究和探索,对课堂进行大胆地尝试与改革,通过撬动课堂改革,让语文课有实效,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愿通过每位教者的不懈努力,让学生触摸语言的温度,感受文字的魅力,走进语文,爱上语文!
- 11-01
- 10-08
- 09-24
- 08-31
-
08-31
넷 课外活动安排表
- 08-31
- 08-29
- 05-08
-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