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生活之甘泉 写生活之美好 ——第八届全国“生活作文”研讨会掠影
12月13日至14日,第八届全国“生活作文”研讨会在南京市江北区南化实验小学举行,各地专家和老师齐聚这场盛会,共同探寻写作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南长街小学邱盈宇老师以一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我的植物朋友》亮相,作为唯一一节三年级作文指导课,她上得扎实细腻,让听课的老师和专家赞不绝口,三大亮点让人直呼“精巧”。
亮点一:巧创情境,观察得法。通过“一张记录卡”“一盆吉祥果”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自己归纳出“看”“摸”“闻”“尝”的观察方法;她还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查”“问”的方法介绍植物的其他信息,自然渗透了搜集、整理资料的学习方法。
亮点二:直击重点,自由表达。“这盆吉祥果最吸引你们的是什么?”“你们观察到了怎样的果实?”“这么可爱的果实,你们联想到了什么?”“那可以怎么写呢?比比谁的介绍最受人欢迎”……邱老师摒弃了传统的、繁琐的指导,引导学生写作要抓住重点,自我感受、自主体验、自由表达,让学生为喜爱的事物传情达意,真正为表达而写作。
亮点三:交流互学,学会修改。课上,老师给予了充分的写作时间让学生写好“果实”这个重点部分;在巡视中给每位学生打“五角星”给予写作的信心和充分的肯定;在进行细致的点评后,引导学生互相学习,进一步修改习作。通过写,评,改,再评的过程,清楚明白地展示起始阶段写作教学的方法,如何将点滴碎片的观察串成线、连成片,如何把握观察作文的教学规律,如何让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有效提升。
课后,作文教学的行家安徽省特级教师张茂平这样点评:“这堂写作课的指导扎实有效,课堂生成自然流畅,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自由快乐,他们始终是在说内心想说的话,表达内心最纯真的感受。正因如此,思维便在“真实”中生长,精彩便在“真实”中生成。”
的确,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让学生怀着对写作的热情,以“我手”写“我心”,以“真心”抒“真情”,才能真正上好作文课。
供稿:语文组
审核:黄华
- 11-01
- 10-08
- 09-24
- 08-31
-
08-31
넷 课外活动安排表
- 08-31
- 08-29
- 05-08
-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