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种子育心田,生根发芽终有时

网站首页    经典种子育心田,生根发芽终有时

2018-09-28

昨天下午,南长街小学四年级语文组率先进行了“聚焦深度学习,构建同学课堂”的教学展示活动。四年级组的老师们在特级教师诸向阳校长的指导下,选择了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这篇课文,经过三次精心打磨,最终呈现出一堂有深度、有温度的同学课堂。

一磨——中秋节话中秋词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邹老师将教学目标定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探究词人的感情变化的基础上,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2.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3.掌握《水调歌头  中秋》全文。其中,后两个目标也是教学的重难点。邹贤老师以过硬的个人功底扎扎实实地展现文包诗的经典教学。听完课,老师们觉得课堂顺畅自然,教学环节紧凑,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然而,诸向阳校长却抛砖引玉:“如何让经典成为经典?”让大家陷入沉思。细思,这堂课看似成功,却没有跳出文包诗的传统教学格局,步子迈得不够大,眼界打得不够开。

 二磨——“读诵思”见团圆意

接着,四年级组的语文老师又坐下来重新讨论,再次深入思考,在诸校的引领点拨之下,确立了“一个中心,诸多发散”的教学思路,以“读、诵、思”为教学环节进行磨课。诸校长更是亲身示范,在教学中,紧扣苏轼“心绪不宁——埋怨——宽慰”这条感情线体会中秋词的魅力,体悟苏轼的这首词中充满的兄弟情,领悟课题用“但愿人长久”命题的原因所在,令学生体会到正是苏轼的旷达情怀使得这首词与众不同,成就一首经典。在这次磨课中,大开大合的课堂打破教学常规,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迸发。

三磨——中秋词承中华情

诸校的示范课,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打开了四年级组语文老师的思路,她们畅所欲言,提出新的点子,邹老师迅速调整步伐,拿着听课笔记、对着课堂录像,逐字逐句整理琢磨,将诸校的精神研磨透彻,只为将更好的课堂呈现给大家。

展示 ——人间至味是中秋

在最后的课堂展示中,邹老师以“…………”这一标点引出《水调歌头》这首词,诗文对照,想象练说相结合理解下阕,同时,将《新补充阅读》引入课堂,在抑扬顿挫的师生互读中理解上阕。在一次次的诵读中,苏轼与亲人间的团圆情渐满渐溢,苏轼的乐观开朗也感染了全班同学。最后,在浅吟低唱中,同学们至情至性地演绎苏轼的这一首千古绝唱,而对思乡念亲诗句的吟诵更是把这篇课文的教学引向了更深的思维广度。课后,全校的语文老师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现场教研氛围浓厚热烈,大家一致认为,这节课所展现出来的“经典应该怎样教?”让大家获益匪浅。

教研活动最后,四年级组的于丽丽老师还在和大家分享了她读冷玉斌老师的《教书 读书》一书的心得体会,教学相长,读书是为了更好的教书,在读书中,和教育一起缓缓前行,正是本学期南长街小学的老师们在不断践行着的。

https://wxsncjx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24/10124102/images/4517317.jpeg
 

https://wxsncjx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24/10124102/images/4517318.jpeg
 

https://wxsncjx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24/10124102/images/4517319.jpeg
 

https://wxsncjx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24/10124102/images/4517320.jpeg
 

https://wxsncjx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24/10124102/images/4517321.jpeg

 

 

 

2018-09-28 22:11:00
来源:无锡市南长街集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