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构建课程体系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追求。一直以来,南长街小学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校课程目标,通过课程丰富学生的童年生活,让他们在课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入学课程 开启小学生活新篇章
从轻松有趣地在玩耍中学习,到进入课堂遵守规章制度的学习,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的变化让新入学的孩子们既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同时又有紧张、焦虑、恐慌的心理。南长街小学关注到这一情况,并制定了《入学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来帮助孩子们很好地融入小学学习生活。
“《入学课程》是在一年级的孩子入学的第一个星期学习的。”南长街小学副校长诸向阳介绍说,“考虑到一年级新生在说和写方面相对较弱,而在画方面是比较拿手的,因此《入学课程》主要由晨诵、绘本以及电影组成。”课程之初,班主任会带领孩子们参观校园以及音乐室、美术室等专用教室,让孩子们通过看、坐、画的方式更好地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同时,老师们通过孩子细腻的写绘作品,读懂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为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上学规则,结合学校的动漫特色,老师们通过绘本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并遵守规则。比如利用四格漫画让孩子建立起在上厕所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规则,通过绘本《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培养孩子整理书包和课桌的习惯,通过绘本《小魔怪要上学》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准备。
此外,学校还会挑选诸如《海底总动员》、《小熊猫学木匠》一类的积极向上的儿童电影来培育孩子的勇气;学校还利用“楠楠奖章”的激励机制,对于那些初步具有规则意识的孩子老师颁发楠楠章;每天放学前还会预留15分钟,让孩子们回顾一天的生活,交流学到的本领以及最开心的事。在一周的《入学课程》结束后,每个班级都回举行隆重的暮省仪式,并给表现突出的孩子颁发楠楠小能人奖状。“ 《入学课程》 能与幼儿园教育进行很好地衔接,有效地帮助孩子们度过这个适应期。”
毕业课程 铺垫初中生活练意志
在教育生涯中,毕业对于一个成长中的生命是具有特别的意义的,它是一段旅程的结束,又是一段新的旅程的开始。六年的学习时光对每个即将毕业的孩子来说都是美好而又难忘的,他们告别了天真,走向了沉稳;脱去了童年的稚气,获得了自信;抛弃了依赖,学会了选择,懂得了自尊、自立、自强。对于他们来说,毕业是一个需要被铭记的过程。南长街小学没有将毕业沦为形式,专门开设了《毕业课程》,在课程中,学生们感受关爱、学会关爱,在感恩中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每年10月份,南长街小学六年级毕业生都会走进安镇国防教育训练基地,近距离的感受和体验军营生活。军营里面素净的颜色,严明的纪律,统一的格调,营造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氛围。活动中,学生们在武警叔叔的指导下学习内务整理、参观军事装备、观摩战士队列和格斗表演,观看国庆阅兵的专题片,还进行了仿真枪打靶。“军营艰苦的训练生活给我印象深刻。”六(3)班的秦司琪说,“这体验经历告诉我,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然什么事情都做不成。”“通过体验活动,学生们在思想上经历了一次洗礼。” 诸向阳说,“此外还锻炼了学生们严格的纪律作风、团结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快乐的军营体验
爱心义卖也是《毕业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每一届六年级毕业生都会捐出自己的闲置玩具、书籍以及手工制作作为义卖品。活动当天,六年级各班布置了“爱心淘吧,楠楠加油站,爱心欢乐岛” 等夺人眼球的展位,并亮出“我们的玩具你做主,你的爱心献他人”、“买一份快乐,献一份爱心”“情真无限,心手相牵”等口号聚积人气,义卖所得的“爱心基金”都会用来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南长街小学办公室主任孙静妮告诉记者,每一年的义卖活动都非常火爆,从捐出物品到口号构思再到展位布置,毕业生们群策群力,积极构思每一个环节。“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孩子都热情高涨。”
热情高涨的爱心义卖
在每年的南小毕业典礼上,全体六年级毕业生会一期朗诵《杨柳送别》,用诗歌表达离别之情,而在毕业典礼之后,全体毕业生都会参加包馄饨实践活动。“馄饨寓意‘圆满’,借着馄饨的美好寓意,以包馄饨的方式为六年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校本课程 丰富小学生活悦生命
除了《入学课程》和《毕业课程》外,为了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南长街小学以课程思想社会化为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服务,开设了校本课《跟楠楠学五个一课程》、《楠楠社团活动课程》、《明德少年成长体验课程》。
校本课程主要指向综合实践学习领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跟楠楠学五个一课程》为学生限定拓展课程,分为“一手硬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实践习惯”、“一种兴趣爱好”和“一项健身技能”五个方面。每个学生通过六年的时间修习全部“楠楠”课程,根据课程具体特点通过班级授课,排在学校课表中。《楠楠社团活动课程》为学生自主拓展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采用走班制。考虑到兴趣培养与兴趣发展的差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学校层面社团与年级层面社团。四(8)班的吴启泰今年通过层层选拔进入了校级合唱社团,“合唱团的训练可以提高我的音准,同时音乐欣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秦司琪平时英语成绩突出,本着对英语的热爱,她参加了年纪的英语社团,社团活动中对课外知识的拓展让她在的英语水平有了更大的进步,“参加社团都是爱好英语,并且能力相当的同学,我们在一起讨论写作、安排小品,互相都有进步。”
中国结社团:跟着老师学打中国结
《明德少年成长体验课程》是以《跟楠楠学五个一课程》、《楠楠社团活动课程》为基础,综合了学校学生工作的系列课程,将学校德育课程、节日文化、校园活动、专题教育、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进行综合设计,并将三类课程整合,提供给不同个性的学生以全面的体验式教育,为不同阶段的学生成长构建综合立体的教育场。 孙静妮告诉记者,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年级所设定的学习目标都不同,低年级侧重画、捏、做等动手能力,高年级侧重表演、创作能力。“每个学生到了一定的阶段都会有相同的体验,并且形成一个系列。离开南小后,他们有共同的回忆,这也是挺有价值的。”
以课程为载体,南小学子在课程实践中收获成长、收获自信、收获快乐,正如诸向阳所说,“生命的成长在于卓越,课程丰富,生命丰富;课程卓越,孩子卓越。”
文章来源:无锡教育网
- 11-01
- 10-08
- 09-24
- 08-31
-
08-31
넷 课外活动安排表
- 08-31
- 08-29
- 05-08
-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