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毕业班孩子家长的一些建议
六年级是小学生活学习中最后一个阶段,是小学与初中的接轨点,是我们的孩子人生中一个虽小但也十分重要的转折点,我们希望孩子们在这最后一年里,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品德方面等各方面有大的飞跃,为将来的中学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携起手来,在教育孩子时,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想得深些,做得实些”。
1、家长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父亲带着孩子上了公共汽车,把钱包翻了个底朝天,却只找出1元零钱,就赶快翻起衣兜来。而售票员有些不耐烦地说:“算了,算了,1元就1元了,权当孩子不到1、1米,免票。”父亲听后,连声说:“谢谢”,可还在不停地翻口袋,自言自语地说:“记得身上有零钱来着。”乘客中也有人说:“不用找了,刚才售票员不都说了吗,就当孩子不够高呗。”可那位父亲说:“那怎么行?孩子知道自己有多高。”终于,他从衬衣口袋里又找到了一个一元硬币,交给了售票员。可见,这位父亲的良好用心,他是在用自己诚信的行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曾经讲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可见,在很多时候,是家长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朋友们常问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每周有多少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朱永新说由于工作忙,他与孩子相互交流并不很多,但只要孩子看到,他一定是在看书,写作,不需要讲话。的却,身教远大于言教。父母有多少工夫在家读书,家中有多少书,培养出的孩子境界是不一样的。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这里的好并不是指富裕的家庭环境,而是指家风好。心理学家讲:(1)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便学会谴责;(2)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便学会好斗;(3)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便学会自信;(4)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便学会喜欢别人;(5)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就算是父亲早晨起床后看报纸的样子,在孩子的脑海里也会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所以让我们记住:当我们友好而和善地对待他人时,我们的孩子就会学到我们的善;当我们心胸狭窄、自私自利时,我们的孩子也同样学到了这些东西。如果我们为了推掉一个不愿参加的约会而说谎,或者我们因为不想听电话而让孩子告诉人家我们不在家时,我们便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了撒谎的种子,受过骗的孩子也会去骗别人。如果我们在孩子面前没有保持对老师的一种尊重和对教育的一种敬畏感,那我们的孩子就会觉得学习无所谓。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脊背长大的。父母为人处世的原则,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为了您孩子的将来,希望您努力去做一个有高度的父母!当您的孩子站在了您的肩膀上,拥有了您给他(她)的高度,相信他们的人生会因您的高度而更加灿烂!
2、陪伴孩子,迈好中小衔接的每一步。
(1)、多花点功夫,关心帮助孩子的学习。
平时多了解孩子的作业和测验情况,要把作业和测验打开亲自看一看,不能一问了之;特别是一些作业速度比较慢的孩子,要多观察,帮助他找到根本原因。 对待自己孩子的学习,要从严要求,严不是打,不是骂,是高标准严要求。现在许多学生在考试时不是不会做题,而是不够细心。要知道,细心正是一种很重要的良好的学习品质。所以平时做作业时,作为家长一旦发现作业的质量不高一定要让他重新做好。在家这么一抓,学校再来一抓,他没有任何可以放松的机会,良好的品质就容易养成。
还要引导孩子多阅读课外书。.柳菊兴教授认为,与课内的学习相比,课外的阅读甚至更为重要。他认为,我们将来所用的知识,可能只有1/3来自课内的学习,其余的2/3则是通过课外阅读得来的。因而,必须给予课外阅读以足够的重视。这一学期,我们学校花大力气建设学校图书馆,专门引进了电子管理软件,给每一个孩子设计了电子学生证,现在我们的图书借阅完全可以像无锡市图书馆一样自由方便,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亲近好书,与经典同行,为将来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希望我们的家长与学校一样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
(2)、多花点时间,与孩子谈谈话,交交心。
进入六年级,就意味着学习生活更紧张了!孩子们的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变化,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各种环境都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发展,他们一方面渴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周围的认可,能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另一方面学习成长的压力、自我完善的压力又使得他们不得不面对各种矛盾。
所以,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每个星期要抽出点时间,和您的孩子作一次谈话和交流,注意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同时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辛苦与烦恼。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孩子会与你无话不谈,渐渐地会与你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也能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3)要正确看待考试成绩
少点责骂,多点鼓励
考得不好,家长心里比较急,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要责骂孩子,不能以此来否定孩子,对于一个不可能得第一的孩子反复强调名次,势必使孩子陷于自卑。而孩子的自我否定,不仅会使其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孩子未来的整体发展都会受到妨碍。应该坐下来,耐心地帮助孩子分析考得不好的原因,心平气和地同孩子交流看法,共同制定提高学习成绩的措施,督促孩子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努力。这样孩子心理上也易于认同、易于接受。如果只是一味地责骂,那只能使孩子业已沉重的心理再加上一道无形的压力,会使孩子的情绪低落、信心受挫,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结果适得其反。
正面赏识引导比直接批评惩罚效果好十倍百倍。有句话叫“说你好,真的好,不好也好。说你不好,真的不好,好也不好。”其实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在激励孩子时父母美丽的谎言就更为重要。有2个学生同样考了个70分,一个家长狠狠批评孩子,要求下次一定要考到95分以上,考不到还要采取相应的惩罚,结果这个学生忧心忡忡,最后仍没达到要求,面对的是又一次失败,一次次失败只能导致丧失信心,变得越来越糟,家长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差。相反,另一个家长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只要努力就行,相信下次能考80分,孩子感到家长很体谅尊重他,提的要求不是很高,充满信心,果然一次比一次进步。激励能让孩子看到希望,看到光明。
少横比,多纵比。
我们承认每个孩子是有差异的。所以,考试之后,家长要把孩子的考试成绩与以前的成绩比,看孩子有没有进步,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也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赞扬。因为学习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不可能有突飞猛进,而且即使是一丁点儿的进步也渗透孩子的汗水和智慧。当孩子满心喜悦地将自己认为还比较理想的成绩告诉你时,你千万不能说“考这么几分还高兴?”“×××还考了100分呢!”这样无异于一盆凉水从孩子的头顶浇到脚底。因此,我们提倡少横比,多纵比,孩子就有动力,就会自觉上进。当然少横比,多纵比也不是不要横比,当孩子有了自满、骄傲甚至自高自大的情绪时,让他知道一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也是有好处的。
(4)不要只关心孩子的成绩
进入六年级,成绩对每一个孩子来说很重要,但除了成绩,我们还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要鼓励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在休息方面也要加以监督,不要让孩子的睡眠不足,也要控制好电视的收看、电脑的使用时间。安全之弦也不能放松。平时看到孩子晚回家,一定要问清原因,有必要打电话与老师联系,千万不能留下管理上的空白。个别学生放学后要留下来过关,可能放学时间比较晚,请这些家长要与老师沟通好,摸清放学具体时间,保障放学路上安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能少。这段时间,我校的鼓号队员非常辛苦,每天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进行鼓号训练,而这样的一些综合性的活动是非常锻炼孩子的,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将来走得更远 。
- 11-01
- 10-08
- 09-24
- 08-31
-
08-31
넷 课外活动安排表
- 08-31
- 08-29
- 05-08
-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