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孩子的家庭教育
有关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一致
学生有时有“双重表现”,常听到父母们讨论自己的孩子:“我那孩子,在学校挺听话,可一回到家,甚至可以说一出学校的大门,就如同变了个人似的,任性无理。”孩子们在学校里什么事都自己做,还帮老师倒垃圾,这种“家校不一”现象很普遍。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一致所造成的。周围的环境不同,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就不同,人也会形成各不相同的性格特征。在生活中,还存在着家庭成员之间教育观点方式的不统一,如一位主张严厉,另一位主张严宽结合;一位主张游戏学习,另一位主张强迫学习。还有一种是前后教育的不统一。如我们对孩子要求说:“你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每天晚上 9 点钟必须上床。”学校老师这样讲了,家长也说要按照这样做。而没过几天,孩子晚上 10 点钟还在看电视,家庭却不闻不问。这样,我们以前对他提出的要求就完全作废。所以,面对教育子女的严肃问题,我们要服从正确的教育观和方法,恪守一致,重视学校与家庭的协作,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要加强同学校、老师的密切联系,深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关注孩子的成长。要了解孩子,注重沟通。
2、家长要让孩子经受挫折教育。
“生命,总是在挫折与磨难中茁壮”要让孩子从小明白:苦难是人生一大财富……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把他们当成家里的小皇帝,生怕孩子就受苦、受委屈。其实,作为家长应该明白坚强的意志力,坦然地面对失败的抗挫折能力,体谅和宽容他人的博大胸襟,往往都是在失意的经历中产生的。因此,我们不仅没有必要总是担心孩子受苦,受委屈,而且还应设法创造一些让孩子体验一点,痛苦的机会。比如:带孩子去爬山,让孩子体验劳累;适当拒绝孩子的一些要求,他才懂得生活中还会有不如意,适当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才能体会父母的艰辛…… 其实孩子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我们作父母的不可能保护他一辈子,我们只有让他受到应有的“抗挫折”教育,他才能在苦难中得到磨练。俗话说:“人,没有吃不了的苦”。如果你的孩子多了一次苦,比如摔倒了,生病了,被人打了,玩具丢了,你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他就承受了挫折,就增添了一种良好的品德。
家庭教育中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一、注意力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
常有家长说:“孩子做事效率低,做作业动作慢,一边写一边玩。”大家都知道集中注意力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善于集中注意力了孩子学习起来才比较省劲,效果较好,也因此有更多的时间来休息和娱乐。
1.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孩子的书桌上除了文具和书籍外,不应摆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抽屉柜子最好上锁,免得他随时打开,在没有完成学习的情况下去清理抽屉;书桌前方除了张贴与学习有关的地图、公式、拼音表格外,不应张贴其他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女孩子的书桌上不放镜子,这会使她顾影“自美”。更不能允许孩子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2.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如果作业太多,可以分段完成。有的父母因为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在旁“站岗”,这不是长久而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长期这样,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此外,孩子的注意力跟情绪有很大关系,因此父母应该创造一个平和、安宁、温馨的学习环境。声音嘈杂的环境,杂乱无章的屋子,不正常的家庭生活,所有这一切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父母也应该了解,研究表明,注意力稳定时间分别为:5-10岁20分钟;10-12岁25分钟;12岁以上是30分钟。如果想让10岁的孩子60分钟专注地完成作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3.要求孩子在一定时间内专心做好一件事情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在某一时间内做好一件事的能力。对于家庭作业,父母要帮他安排一下,做完一门功课可以休息一会儿,不要让孩子太疲劳。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动作慢,不许孩子休息,还唠叨没完,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效果反而不好。
4.对孩子讲话不要总是重复
有些父母对孩子不放心,一件事总要反复讲几遍,这样孩子就习惯于一件事反复听好几遍。当老师只讲一遍时,他几乎没听见活没听清,这样漫不经心的听课常使得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无法遵守老师的要求,自然也就谈不上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父母对孩子交待事情只讲一遍,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一种方法。
5.训练孩子善于“听”的能力
“听”是获得信息、知识的重要途径。会听讲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老师多半是以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父母可以通过听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听到的内容,从而培养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二、作业问题
如何指导孩子做作业
1.先复习后作业
作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所学的生词等,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孩子完成作业的好坏是建立在对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的掌握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课堂知识没掌握、所学的内容没有消化和理解,作业自然就就做不好,因此为了顺利地完成作业,可以要求孩子在做作业前先看书,复习完了之后再动笔写作业,而不要图省事,回到家抓起笔就写。
2.经常检查孩子作业
我想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自觉,但是从一开始就一味地去要求孩子自觉,这并不现实,否则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听了那么多大道理之后仍然做不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学习生活中,家长的督促才是最终放手的前提。你帮助孩子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作业从每天检查再到一星期检查两三次,再到一个月检查几次,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坚持去做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不自觉的孩子,必须坚持每天检查。家长检查什么呢?第一,就是检查他有没有漏作业;第二,就是检查他的书写,如果书写不好,立即就擦掉重写,没有商量的余地,因为差的书写带到学校来,还是重写,这样就比较耽误时间了。此外,也能保持我们家、校双方对于书写的一致性——写不好就重写。长期坚持下去,孩子的书写一定会更加规范。
对于比较自觉的孩子,家长可以隔一两天检查一次,家长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学习认真不认真,知识掌握的牢不牢,有没有学习困难等等,都可以从孩子的作业中有所反映;第二,可以有效地督促孩子的学习。孩子就是孩子,有些时候他是无法管好自己的,即使是成绩好的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家长能够不时地翻看一下孩子的作业,就会使孩子在无形中有个压力感,他可能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3.适当帮助孩子作业
有的孩子学习上的欠帐太多,很多作业根本就不会做,做作业时会有大大小小的“拦路虎”挡在前面,他们对写作业的畏难情绪十分严重,很害怕写作业,作业稍微遇到点困难就会产生烦躁感。对于这类孩子,家长应当耐心的帮助和辅导他们的家庭作业,孩子在课堂上没有搞懂的东西,只好由家长在家里给及时补上,争取不要让孩子的学习再出现新的欠帐,另外还要注意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家长自己本身没有这么多时间或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就应当适当请一些家教,将孩子在知识上的漏洞都补上。
4.不要陪孩子写作业
有些家长喜欢在孩子写作业时陪在一旁,这可以说是一个很不好的做法,不仅自己的很多事情都耽误了,而且实际效果也不理想。陪孩子写作业会养成孩子的依赖性,有的孩子每写一道题就问家长“对不对”,或者作业稍有难度就不愿动脑问家长“怎么做”,有的孩子则是家长陪在一旁时表现还不错,可家长若有事不陪时作业则一塌糊涂;陪孩子写作业还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有的孩子可能认为父母在一旁是在“盯着”自己,是在“监视”自己,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个性较强的孩子会因此而对父母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是对抗行为。
三、课余生活问题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所收集到的家长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一位成功的教子家长很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她认为教孩子爱读书是智力开发的第一步。她说:“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她的孩子很小就开始读书。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去亲近书,去读书,进而享受新闻的乐趣呢?这位家长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6条教孩子爱读书的方法。
1、选择好的电视节目和他一起欣赏,一同讨论内容
每周拿到电视节目时刻表时,一同圈先想看的节目,其他的节目不可以看。刚开始很难,但是一两周后孩子就习惯了。好的电视节目对孩子的知识启发大有帮助,不好的节目会污染、毒害孩子的心灵,为人父母者,能不替孩子慎选节目吗?
2、经常带孩子上图书馆,或参观画廊、美术馆、博物馆,看戏、看电影
事后和孩子一同讨论能开拓孩子的视野,会使孩子的观察力和欣赏力令大人惊喜不已。家长也可以一星期上一次图书馆。一次借五六本书,常常念书给孩子听,久而久之他也会自己坐下来“开卷有益”了。
3、父母以身作则
要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态度。若父母能以身作则,引领孩子进入广大的书中世界,孩子自然而然会在书的国度中流连忘返,这对他的一生会有莫大的帮助。当然还要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每天有充足的睡眠、规律的作息和均衡营养的饮食。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爱读书的兴趣盎然,逐渐形成习惯。有多大的胸怀做多大的事情。清华有一名高考状元,高三时,中午从来没有睡过午觉,他利用午睡时间作数学作业,为的是在下午自习时,同学问他问题时,不必让同学等待。他不但节省了同学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并且锻炼了口才,扩展了解题思路。其实帮人等于帮自己。不但要培养孩子学习好,品德更要好。
每学期多读几本书,能让孩子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他们就会更加喜欢语文。
4、最后想说说
不要过度赏识孩子
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磨难
当今孩子娇生惯养,一帆风顺,喜欢听赞美,长期生活在溺爱的氛围中,只要孩子学习好,所有的事,父母主动代劳包办,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情感智商和心理素质,忽略了培养孩子面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作为父母,既要激励孩子去争取自己能够达到的好成绩,更要努力培养孩子不畏挫败、愈挫愈勇的品质。决定生活与事业成功的因素,在于人格所绽放出来的意志和精神。所以,当孩子在人生的路上遇到挫折与失败时,正是焕发孩子精神力量的极好时机,作为父母,用不着沮丧、埋怨,要对孩子说声“跌倒了,爬起来!”多培养他们的受挫能力。
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包容
包容能培养孩子的情怀,使他不回避错误又能善解人意,在包容中长大的孩子将会极富耐心,而父母的包容是孩子心灵最好的港湾。
我们提倡包容孩子,是给孩子一个自省的机会,这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大有好处,使他们拥有健康心态和面对挫折与失败时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老师包容让孩子乐学,父母包容孩子就会让孩子心灵得到健康成长。
最后,我想用上次去常州学习时看到的一句话作为总结:用心做 末停惰。
破茧化蝶只为未来更美一刻。
- 11-01
- 10-08
- 09-24
- 08-31
-
08-31
넷 课外活动安排表
- 08-31
- 08-29
- 05-08
- 04-22